作者:廣州依納 發表時間:2013-03-04
點擊:92 |
1.針入度 主要是根據加脂的方法來選定針入度的大小,以便加入軸承,形成潤滑膜,同時又不致往外流失。對于油集中潤滑系統,為保證系統的泵送性能,潤滑脂應適當軟些,即針入度大些,一般應在270以上。手動油槍及脂杯用脂的針入度為240~260。軸承載荷大、轉速低時,應選針入度小的潤滑脂,反之要選針入度大的。高速軸承選針入度小的、機械安定性好的潤滑脂。 2.滴點 一般應高于工作溫度20~30℃,以避免工作時由于溫度影響使潤滑脂變稀,造成過多流失浪費。同時引起軸承缺脂而過早磨損。高溫連續運轉情況,不要超過潤滑脂允許的使用溫度范圍。 3.軸承的工作環境 如有水淋和潮濕的地方,應選用具有抗水性的鈣基脂、鈣-鈉基脂或高溫合成脂。如在高溫又有蒸汽的環境中工作,應選用復合鋰(或鋁)基脂;環境或溫差范圍變化很大時,則應采用溫度范圍適應較廣的硅酸脂。 4.承受特大載荷的軸承 采用有極壓添加劑的潤滑脂。如要求使用壽命較長的,采用加抗氧化添加劑的潤滑脂。如要求對軸承周圍環境氣氛控制很嚴的,可采用揮發性較小的潤滑脂。 粘附性能:須具有較好的粘附性能。 滾動軸承是支承軸轉動的組合件。其套圈和滾動體都是經過精密加工的。軸承在出廠前,為了保護滾道和滾動體表面不被銹蝕,在滾道和滾動體之間注入了防銹油或防銹脂。因此軸承安裝前應進行清洗。用防銹油封存的軸承可用汽油或煤油直接清洗;用厚油或防銹油脂防銹的,須先用輕質礦物油,如10#機油或變壓器油加熱將油脂溶化冷卻后,再用汽油或煤油清洗。兩面帶防塵蓋或密封圈的軸承,在出廠前已加入了潤滑脂,因此安裝時不用再清洗。涂有潤滑防銹兩用油脂脂的軸承,安裝時也不需清洗。在清洗安裝過程中,應嚴防外來異物落入軸承中,因微小磨粒都會引起滾動體與滾道之間的磨損、加大噪聲和振動。 軸承的裝拆主要通過兩種途徑。一是將過盈套圈壓入軸上或壓入軸承座孔內;一是通過加熱軸承使其內徑漲大,或冷卻軸承使其外徑縮小,將軸承輕易裝在軸上或推入座孔內。當采用加壓方式時,機械力或液壓力通過專用裝置將力直接作用于被裝拆的座圈上,決不允許裝卸力通過滾動體傳遞。否則會造成滾道和滾動體表面壓痕、增大噪聲和振動以致造成破壞。如果采用加熱或冷卻方法進行裝拆,應嚴格控制加熱溫度或冷卻溫度。因為軸承工作表面的強度受金屬表面金相組織結構的影響、溫度過高會造成回火效應;溫度過底會引起金屬表面的脆化。通常加熱溫度不得超過100℃,冷卻最底溫度不得底于零下50℃。同時還要考慮加熱要均勻。 實踐證明,軸承安裝不當是導致軸承過早損壞的原因之一。而裝拆帶過盈的套圈又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,因此在設計支承時,必須考慮軸承如何裝拆和便于裝拆的問題。對于重型機械大型軸承的裝拆往往需要設計專用設備。如果高壓油拆卸就需相應設計油路、管道及泵等。 |
|
| |
|
|